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科教兴国 人才兴邦邓旭升: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意义、难点和突破路径

时间:2023-02-14 21:40:38 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这是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二十条”)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后,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文件中再次强调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具有良好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同时也面临诸多的实施难点。文章从分析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入手,进一步论述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难点以及相应的突破路径。

一、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意义

在应用型高校范围内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对于完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优化人才培养和供给结构、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普职融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完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现实要求

“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正是我国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步骤。

一是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能够满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多样化的现实要求。近年来,之所以提出要完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根本动因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科技创新链式爆发、新经济蓬勃兴起的背景下,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高端化趋势,客观上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向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首要特征就是类型多样、层次完善。我国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主要是由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构成,教育主体则是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一方面提升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的跃升;另一方面丰富了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类型,在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之外,通过新增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支“新兴力量”,能够有效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

二是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能够为高等教育普职融通提供新经验。早在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我国要建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普职融通也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然而,截至目前,我国除部分地区开展了高中阶段的普职融通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之外,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普职融通还基本处于初级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实施融通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逻辑上应具有同等学力,而我国高职教育长期处于专科学历层次,学历层次的长期不对等使普职融通进展较为缓慢。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不仅有助于高职教育学历层次上的多元化突破,也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普职融通创造了条件。

(二)优化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的必由之路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要“培养更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通过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可以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扩充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规模。

一是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有利于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结构。低技能劳动者数量过多、高技能劳动者数量偏少,技术技能型人才供需结构失衡,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才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2017年初,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我国第二产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供需结构失衡的情况有持续加剧的趋势,预测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高端技能人才缺口将扩大到3000万人左右,严重制约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应用型高校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成为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供给源,能够在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结构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有利于扩充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规模。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匮乏,已经明显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对此,我国应当加快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步伐。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当年度我国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生均规模为15749人,在校生人数共计33.07万人。本科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量与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创办一所职业本科院校并初步形成人才培养规模,至少需要三到五年。在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迫在眉睫的情况下,由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有利于扩充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数量和供给规模。

(三)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

深化改革一直是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职教二十条”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一是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内在需要。建立国家资历框架,是我国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自“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及建设国家资历框架以来,我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职教二十条”中提出:“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在我国启动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前,职业教育的最高学历层次停留在专科阶段,在国家职业教育体制范围内,既没有学历层次能与本科、硕士、博士三大学历层次相对应,也没有相应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进行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导致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缺失必要的教育制度安排,长期停留在设想的层面。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突破了传统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学历层次的束缚,为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也为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是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的大背景下,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对于我国引进和输出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国际化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发展进度明显滞后。就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而言,日本早在1976年就设立了丰桥技术科学大学和长岗技术科学大学两所职业技术大学,开始探索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德国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地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之相较,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落后了多年。在此形势下,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正是我国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尝试,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与国际接轨具有重大意义。

二、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难点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主要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而来,长期坚持普通本科教育办学实践,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留有“重理论知识、轻操作技能”的烙印。而职业本科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高层次延伸,属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在此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面临着多重难点,具体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体系难以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尽管应用型高校与职业院校培养的都是应用型人才,但两者所培养的人才规格又有明显不同。基于两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同,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

一是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往往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由于技术型人才需要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实践活动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和管理,需要从业者对整个生产过程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并且,技术型人才还需要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要求从业者扎实掌握相关机器、设备的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可以说,拥有全面、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技术型人才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必备素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十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仅要求适度、够用。由此,就产生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上的冲突。

二是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育模式,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要求存在错位。基于前文所述的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工作内容的差异,决定了两类人才在能力素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技术型人才所需要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与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明显不同。技术型人才需要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那么在实践教育环节,就需要学习与生产技术原理密切相关的实践知识;技能型人才在生产实践中遇到技术问题时,通知前者并等待其处理解决即可,因而只需要在实践教育环节学习好操作知识。两类人才在实践知识需求上的差异,造成应用型高校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上的错位。

(二)教师能力素质结构难以匹配职业教育教学要求

教师是人才培养活动中的核心要素,教师能力素质结构和专业素养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群体的能力素质结构还难以匹配职业教育教学要求,无法有效承担起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

一是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的学缘结构难以匹配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应用型高校属于本科学历层次的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专业教师群体中,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据大多数。这一教师群体虽然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但企业工作经历不足,缺乏从事生产一线实践活动的经验。长于系统化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而短于实践技能训练,是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群体的突出特征。以职业本科教育为载体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要求教师拥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还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善于将自身拥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经验传授给受教育对象。以此观之,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的学缘结构显然难以匹配职业教育教学要求。

二是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难以匹配职业教育教学要求。近年来,随着应用型高校规模的扩大以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众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纷纷加入应用型高校的教师队伍,使应用型高校中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群体实践能力的提升。然而,应用型高校的技术型办学定位并未改变,其专业教师的整体实践能力与职业教育教学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正如前文所述,应用型高校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是处于生产第一线,从事组织和管理生产、服务、建设等实践活动以及技术工作的人才。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群体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为生产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技术能力,并不是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其实践能力结构与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并不完全匹配。

(三)专业建设导向难以满足职业教育专业对接产业的要求

专业是高等院校教学体系建设的核心。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需要在专业内涵和形态建设上满足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专业建设致力于实现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对接。然而,应用型高校基于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目标,专业建设导向难以满足职业教育专业对接产业的要求,增加了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难度。

一是应用型高校专业对接产业的内涵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不同。我国应用型高校的主体是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多数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因此,专业对接产业,突出地方性和应用型特征,也是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然而,同样是专业对接产业,应用型高校与高职院校的对接内涵却有明显不同。应用型高校的专业对接产业,主要表现为专业建设对应岗位群的需求,即专业对应的不是具体的岗位,而是对应一个岗位群或岗位链,在此岗位链上下游的工作都可以作为应用型高校对口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选择。高职院校的专业对接产业,主要表现为专业建设对应某一类岗位的需求,即专业对应的是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岗位。比较而言,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空间更为广阔,职业选择开放性更高,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空间相对狭窄,职业选择开放性较低,这种差异导致两类院校人才培养导向的不同。

二是应用型高校专业对接产业的科研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不同。科研是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科研工作成果是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我国高职教育推进专业对接产业的过程中,广大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与行业企业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与科研优势,促进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型高校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高等院校,在专业对接产业的过程中,同样非常重视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研究型嵌入”,也非常重视与行业企业的科研合作。但是,应用型高校、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科研合作时,工作侧重有明显区别:前者注重的是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新生产工具的发明创造,以及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的优化重组;后者关注的是现有生产工具的改进,已有工作方法的优化完善等。两者的差异充分反映出应用型高校与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内涵和建设导向上的不一样。

(四)教学绩效评价体系难以契合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教学绩效评价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应用型高校开展本科职业教育,应建立与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然而,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还难以契合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是应用型高校的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机制难以契合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分类中,应用型高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一样都属于本科院校,使得应用型高校的专业建设、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反映在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上,主要表现为重专业理论教学评价而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应用型高校的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通常采取学生评价、同行互评以及督导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评价指标加权平均的方法来对教师的教学绩效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办法的优点是评价标准统一、评价指标量化程度高、评价过程和结果具有较强的公正性,缺点则是以内部评价为主、外部评价弱化,尤其是缺失了行业组织、企业等社会性主体的评价,评价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较低,与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绩效评价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机制难以契合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教学工作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部分构成的,高等院校的教学绩效评价除了要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以外,还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目前,应用型高校对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主要采用课堂学习表现评价、阶段性书面考试评价及毕业设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课堂学习表现评价主要由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日常课堂学习表现进行评分,阶段性书面考试评价是把每一位学生就读期间所有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依据的方法,毕业设计考核则是学生毕业前的终结性评价。从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学习绩效评价办法可以看出,实践性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不高,企业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几近于无,与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绩效评价要求契合度较低。

三、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的突破路径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校企社研”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人才培养规格差异所造成的人才培养模式错位。要突破这一难点,应用型高校必须加快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校企社研”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以满足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规格。应用型高校要开展好职业本科教育,首先要把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标调整为培养兼具技术型和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把技能教育纳入专业教学体系,不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人才评价中,都要把技能水平作为一个重要元素,从各个方面明确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价值取向,引导人才培养模式朝着更加注重实践教育的方向转变。

二是完善专业课程内容,构建宽口径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的载体。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建立符合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应从完善专业课程内容和拓宽专业课程口径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应用型高校要参考借鉴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把其中的实践教学部分纳入本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充实本校的专业教学内容。其次,应用型高校要根据新的专业教学需要,适度增设新课程,开发新课程资源,进一步扩大专业课程体系对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覆盖面。最后,应用型高校要提升实践类课程和课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保障该类课程比重不低于高职院校的水平。

三是构建“校企社研”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校企社”育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也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显著特征。应用型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应在开展“校企社”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将“研究型嵌入”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攻方向,即把研究嵌入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促使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用与研究的融合,促使教师和学生结合应用型的教与学,挖掘培养对象的内在动力,使之善钻研、有思想、有见地、有深度,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水平。一方面,应用型高校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强化校企合作的利益纽带和合作关系,为构建“校企社研”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用型高校要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探索以共建共享为核心的教育资源协同开发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制定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活动协同实施机制,达成“研究型嵌入”体制机制的建立。

(二)加强教师队伍培养锻炼,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应用型高校面对符合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局面,应用型高校要着力加强师队伍培养锻炼,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一是要多举措实施专任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应用型高校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重点在于培养锻炼专任教师,首先要明确以开展职业本科教育为目标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新”在何处。应用型高校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核心是完善专任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通过实施专任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工程,使其在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基础上,获得与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实践活动关系更为紧密和直接的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知识技能。具体实施方法是应用型高校与地方高职院校建立广泛的教师培养合作机制,加强教师教学经验、专业技能交流,邀请合作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到校进行专业教师技能培训,输送专业教师前往合作院校学习,借助高职院校的教师培养资源和培训体系,强化本校教师的实践培养锻炼力度。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实践平台,鼓励专业教师入企挂职锻炼,借助行业企业资源的力量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二是要加强人才引进,建立专兼职结合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队伍。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引进是应用型高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快速提升专业师资质量的重要途径。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与国际高端职业教育机构合作,邀请区域大师名匠、企业高管、企业技术专家、技能领军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的方式,强化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应用型高校引进外部人才,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切忌盲目模仿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引进规格与模式。应用型高校必须明确,为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而引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三能”:第一,拥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能够在专业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第二,具备高超的技术、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出色完成高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第三,身怀娴熟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企业生产岗位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调整专业建设理念方法,促进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

调整专业建设内涵,重塑专业建设形式,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是应用型高校实现高质量开展职业本科教育的必由之路。应用型高校进行专业建设,既不能丢失了应用型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又要充分吸收借鉴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优点和经验,打造出彰显新理念、拥有新内涵、具备新形态与产业链深度对接的专业链体系。

一是要调整专业建设理念方法,推动专业建设内涵更新。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应用型专业与职业教育专业基于建设定位和目标的不同,要建设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必须调整专业建设理念,使其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开放性。鉴于应用型专业主要对应产业岗位群的现实,应用型高校可以建立新的专业划分方法,即面向关联岗位群建大专业,面向具体岗位建设小专业。大专业对应应用型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小专业对应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大专业依照保证学科知识完整性的原则构建专业教学内容,小专业则按照满足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原则构建专业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实现技能性实践教学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内容时不破坏原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应用型专业建设的灵活性和延展性,便于专业教学模式的调整及课程内容的重构,有利于开展针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工作。

二是要重塑科研工作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嵌入研究,建立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科研工作机制。应用型高校开展科研工作,除了能强化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协同以外,还能为在校大学生创造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精神,提升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有效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型高校应立足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科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按照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原则重塑科研工作体系。一方面,应用型高校应拓宽科研工作的面向,把原属于高职教育科研范畴的生产工具改进、已有工作方法优化、产品开发等工作纳入本校的科研工作体系,使“专业—产业—科研—创新”四要素实现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建立多层次、多模块的科研工作机制,构建“理论创新—工艺和流程创新—工具创新”三位一体的科研机制,发挥科研聚合优势,使专业领域科研工作的教育效能最大化。

(四)优化教学绩效评价机制,确立教学绩效评价的实践价值导向

教学绩效评价是影响应用型高校提升职业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应用型高校建立与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关键在于优化教学绩效评价机制,确立教学绩效评价的实践价值导向。

一是推动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实践教学成效评价。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存在的弊端,主要是没有凸显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特点,片面采用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应用型高校要在原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融入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一方面,推动评价主体多元化。要在继续坚持学生评价、同行互评以及督导评议几种评价方法的同时,逐步拓展评价主体,积极探索引入行业组织、企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等,优化教师教学绩效的外部评价,充分体现出应用型高校在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过程中面向行业产业办学、面向市场办学、面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的定位和特色。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教学成效评价。实践教学是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应用型高校必须促进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向更注重实践教学评价的方向发展,充分将教师的实践技能教学成果、日常实践教学表现、实践竞赛业绩等纳入教学绩效评价内容。

二是推动学生学习绩效评价多样化,兼顾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当前应用型高校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度依赖书面评价和校内考核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综合职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评价。对此,应用型高校要推动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指标多样化,实现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全方位、综合性评价。例如,在课堂学习评价中引入实操性学习项目,通过考察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来进行评价;在入企实习实训环节,引入企业导师评价。同时,应用型高校应兼顾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通过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导师、教职员工等校内外多元主体对学生日常学习、参与实践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开展常态化的学习过程评价,丰富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内涵,确保学习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总之,作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应用型高校要抓住机遇,以理论分析与实务推进,促进学校管理与教学改革的体制机制创新,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要途径,以“研究型嵌入”为突破口,积极改造优化专业、教学、课程、师资等资源,以适应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要求,为促进普职融通、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