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容解析

时间:2022-06-05 17:52:40 来源:高职观察 作者:高文杰  阅读:

纵览我国学界关于“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解读或界定,较多的是从增强适应性的方向、内容展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以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应性的内涵也呈现阶段性发展特征;二是从现实路径视角阐释适应性,认为适应性应抓住“类型特色、多元办学、融合发展、开放水平”四个关键路向;三是认为适应性的落脚点是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制度标准、办学格局和结构体系;四是认为增强适应性,就是“要适应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以促进自身体制机制格局更成型,专业结构更优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贡献率更大”。

《辞海》指出:“适应性”是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在作物育种上指某一基因类型或品种适应的环境范围大小。可见,适应性的本义是来自生物学中的术语,在社会生活中“适应性”的语用带有一定的“隐喻”或借用,表征因应环境改变自身属性的能力。“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话语也主要是在这个意义上言说的,但其意涵更为丰富、系统和深刻。本文认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应对外部环境需求和变化改变自身特性的状态和能力。外部环境主要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人本需求等方面的性态。显然,考查现实的职业教育适应性在时空维度上会展现出不同样态,如在时间维度上,可以考查某些“时刻”或某个时期,在空间维度上,可以有区域和全国之别。还可以将外部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人本需求的某方面做适度分离单独考查,如对经济的适应性,等等。

在新发展格局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一、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内容

一般地,职业教育对社会与人的诉求能够产生某种适应,是由于其具有这种功能,换言之,职业教育的本体功能是适应性的基础,当职业教育功能与社会及人的诉求产生共鸣的时候,适应性才能发生。职业教育功能也称“职业教育作用”,可划分为对社会的功能与对人的功能;或划分为职业教育本体功能与由国情和禀赋决定的特定功能。可见,职业教育本体功能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内容。按照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维度,职业教育具有如下本体功能。

1.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适应与作用

其一,对社会生产力的适应与作用。总体来看,职业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适应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培训活动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资源,为社会生产力的再生产提供支持;二是职业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技术、工艺从而影响科技生产力的功能。其二,对商品生产效益的影响与作用。职业教育与培训通过向从业者和未来从业者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其不断提升劳动熟练度、生产技能以使工艺创新优化、效率递进,进而不断缩短产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使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更高的价值与经济效益。

2.职业教育对社会政治的适应与作用

其一,职业教育通过教化为社会政治服务。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自然承担了社会公民“培养公器”的社会使命。就职业教育而言,其教学内容和教育行为总是彰显或渗透一定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和思想意识,并影响与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具有一定“政治倾向”的人。

其二,职业教育对社会政治传播的教育功能。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机构。国家的政治纲领、治国理念、方针、路线和政策总是在职业教育领域有各种形式的呈现,这对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彰显职业教育的意识形态传播教育功能。

3.职业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适应与作用

其一,职业教育对社会文化特别是产业文化具有保存和传承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保存、传递作用,是通过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教育过程来实现的。职业教育对文化的传递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在传递一般的社会文化的同时,对人类创造的技术文化、职场文化、器物文化、产业文化的继承传递有着更为突出的价值。

其二,职业教育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功能。一是职业教育通过书籍、教材和教育模式等形式,实施对其他国家或民族文化的识别、精华选择和优秀文化的引进;二是通过国际交流行为,推动本国文化的传播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4.职业教育对科学技术的适应与作用

其一,职业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传递、积累和发展功能。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经济、生产领域和职业场域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是指向科学技术、工艺和技能的,因此,职业教育是科学技术传承、积淀和发展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其二,职业教育将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技术的功能。在当代,随着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加速涌现,对现实生产和从业者提出了挑战。对此,一方面,职业教育领域可以进行相关技术工艺的“破解”或开展对从业者的培训或继续教育;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加大具有新技术的毕业生供给。

二、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

“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据此推问,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是什么?

1.职业教育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适应

面对国际国内挑战,我国制定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这是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动调整。新时代以来,我国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已经确立了基本方略。就经济而言,这些基本方略将与“双循环”战略叠加,使基本方略在推进中获得更具指向性的良性发展。面对新格局,职业教育需着力完善自身功能范畴,突出适配与主动服务的价值取向,达成职业教育的社会诉求。

第一,职业教育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一,专业结构调整要适应或引领产业结构变革。一是与新兴产业关联的专业的增置,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绿色低碳、现代物流等方面相关专业;二是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专业,如水利、铁路、公路,以及“新基建”的相关专业。其二,职业教育与供给侧改革的人力资源培养层次结构和数量结构的匹配。其三,适应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产业结构变革,对专业做多维度适应性提升,如专业课程体系向知识技术技能前沿推进。

第二,职业教育要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支点是:强化基础研究,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职业教育而言,首先,在教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需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次,职业教育要自觉走进产业的主战场,深度融入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特别是参与中小型企业的成果转化与创新。

第三,职业教育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要义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我国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的种类和规模均显不足成为其适应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困境,为此,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亟需增设涉农专业,提升存量涉农专业的现代化水平。

第四,职业教育要赋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的重点是:一是伴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对转移人口进行职业技能或市民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或教育;二是加大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和建设力度;三是紧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率先服务,如京津冀协调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

第五,职业教育要助推开放新格局。在促进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中,职业教育要重点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相关教育与培训,以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惯例和国际商贸的应用型人才。

2.职业教育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适应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面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应该加强两方面教育:一是对受教育者实施优秀公民教育。职业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二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教育。职业教育通过系统化的教育使受教者深悟: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属性决定其必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秉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职业教育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适应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需在发挥本体功能的基础上突出:一是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传播与发展创新产业文化、技术文化、职场文化和技能文化。

4.职业教育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适应

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方面包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显然,职业教育均能在上述诸多方面发挥作用,尤其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及其脱贫攻坚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首先,职业教育需要完善培训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其次,需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以应对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变革、业态变迁,提升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再次,优化和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强化社会保障、健康中国战略相关的专业设置和专业缺口建设。(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