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近几年在招生规模上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教师数量不足和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严重问题,其结果导致教学质量不能保证。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定期收集有关教学工作质量、教学成果质量和办学条件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分析整理的基础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行为及时控制,以稳定与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航空工程学院2018年由招收第一批3年制高职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140多人,到了2023年招生专业达到17个,在校生规模达到2300余人,成为河南省唯一一所航空类高职院校。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29人。学院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伴随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由于学生数量迅速增加,而教师增长速度相对迟缓,就表现出了教师的不足。原有的教师不得不超负荷工作,最多的教师每周32节课(公办院校一般在8~12节)。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由于急于满足教学授课的需要,学院在短时期内需要招聘大量的教师,不得已降低了教师招聘的条件,一些非师范院校刚毕业的大学生进校就开始上讲台,并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其授课质量可想而知。
3.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也直接冲击着教学质量。由于民办学院教师的个人发展环境和待遇与公办院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民办院校的教师流动性较大。2023年,航空工程学院教师流动率达到20%,尤其是从事民航专业的人才由原来的5人减少到2人,流失率达到60%,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4.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增大“双师型”团队,在企业聘请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授课。但是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是非师范院校毕业没有经过师范教学知识培训,尽管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可要登上讲台想把丰富的实践经验全部传给学生,仍有很大的困难。
二、队伍建设近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团队情况
1.建成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021年学院获批河南省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教学创新团队获批,通过高水平高职特色专业的领衔、创新团队示范,民航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培训和评价的能力全面提升,辐射带动全省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民航高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2.建成省级“黄大年”式航空机务维修教学团队
航空机务维修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二批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飞机维修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稳步发展。引进民航飞机维修企业行业产业权威、民航飞机维修领军人才、大师名匠担任民航飞机维修专业带头人。建设民航飞机维修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双师型”名师、“大师”工作室,并有计划地派遣专任教师到民航飞机维修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将民航飞机维修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
3.2021年,秦璞主持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获批河南省教育厅“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4.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团队在2021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立项——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资源库;
(二)个人成绩
1.赵德春,2022年获得河南省技术能手,2023年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2021年,周忠主持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获得河南省教育厅教改成果特等奖;
3.2021年,朱育林主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任务驱动式”《飞机维护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获河南省教育厅教改成果一等奖;
4.2021年,周忠主持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项目获得中国职业教育协会立项;
5.2021年,周忠主持的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民航飞机维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立项;
6.2022年,朱育林主持的航空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7.2022年,朱育林主持的航空职业院校智慧教学云平台建设研究获得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二等奖;
8.2022年,周忠主持的航空现代产业学院“四段递进+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机制研究实践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9.2023年,罗守华主持的中国职业教育协会项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完成结项;
10.2023年5月,吴鹏获得2023年度信阳航空职业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
11.2023年6月,吴鹏获得2023年度信阳航空职业学院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12.2023年6月,吴鹏获得信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
13.2023年7月,吴鹏获得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飞机维修赛项全国选拔赛暨国内决赛“优秀指导专家”;
14.2023年10月,吴鹏获得2023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职理工综合)“二等奖”;
15.2023年12月,吴鹏获得2023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理工农医课程组“三等奖”。
三、队伍成长发展
(一)职称晋级
2024年航空工程学院有7人申请晋升高一级的职称。
序号 | 姓名 | 级别 |
1 | 杜宏宇 | 中职 |
2 | 陈姝玉 | 中职 |
3 | 詹威 | 中职 |
4 | 张洋 | 中职 |
5 | 余梦 | 中职 |
6 | 吴鹏 | 副高职 |
7 | 刁立峰 | 副高职 |
(二)双师型教师申报
序号 | 姓名 | 级别 | 备注 |
1 | 吴鹏 | 中级 | 申报 |
2 | 刘会明 | 中级 | 申报 |
3 | 罗守华 | 初级 | 申报 |
4 | 张洋 | 中级 | 申报 |
5 | 田少政 | 初级 | 2023 |
6 | 赫雪松 | 初级 | 申报 |
7 | 王润珂 | 初级 | 申报 |
8 | 铁正 | 初级 | 2023 |
9 |
(三)教师资格证考试及认证
序号 | 姓名 | 备注 |
1 | 赫雪松 | 2023认定 |
2 | 吴鹏 | 2023认定 |
3 | 张洋 | 2023认定 |
4 | 刘会明 | 2023认定 |
5 | 余梦 | 2023认定 |
6 | 田少政 | 2023认定 |
7 | 王润珂 | 2023认定 |
8 | 关清成 | 2023认定 |
9 | 金海洋 | 2023认定 |
10 | 李睿妹 | 2023认定 |
11 | 陶源 | 2023认定 |
12 | 徐海林 | 2023认定 |
13 | 张万龙 | 2023认定 |
14 | 邹鹏 | 2023认定 |
15 | 刘宇航 | 2023认定 |
16 | 石艳青 | 2024待认定 |
17 | 董宇阳 | 2024已申请认定 |
18 | 阚继广 | 2024待认定 |
19 | 赵胜 | 2024待认定 |
20 | 罗守华 | 待认定 |
21 | 孙赟庆 | 待认定 |
22 | 刁立峰 | 2022认定 |
(四)培训
2023年暑期参与省培人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培训 对象 | 所报项目 | 所报专业 | 基地名称 |
1 | 吴鹏 | 高职 | 骨干教师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2 | 刘会明 | 高职 | 双师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3 | 王润珂 | 高职 | 骨干教师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 |
4 | 许慧慧 | 高职 | 骨干教师 | 工程造价 | |
5 | 铁正 | 高职 | 双师 | 数控加工技术 |
四、建设方案
(一)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定位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题,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与否以及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建立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显重要,特别是民办院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长期工作来抓,列入与招生工作同样重要位置。
1. 要严把入门关
无论是新招聘的青年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教务部门、教学用人单位(部、系)和人事部门一起通过面试、座谈、试讲、答辩等多种方式,来考察应聘人员是否具备高职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正式聘用之前,要有一定的试用期。试用期内,要进一步考察应聘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一定教学传授知识能力等。
2. 对正式聘用的教师要留得住
学校要多关心教师,掌握他(她)们的思想动向,不仅经济上(工资待遇)要满足教师的基本要求,而且在政治上、个人发展方面(如评定职称、科研创新、学习交流)提供宽松的条件。学校不能把教师当成打工仔、上课的机器,而应当把教师看成学校发展的潜在动力。
3. 建立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对于受聘教师,要通过各种激励机制,促使他们参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培训,尽快拿到高职高校教师资格证;安排青年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与其教学专业相应的生产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尽快拿到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逐步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定期组织受聘教师听课、评课、说课、优质师范课等各类教研活动,促使受聘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提高队伍能力和素质,确保教学质量
由于新招聘的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大多是非师范类的学科毕业,在教学上存在严重的师范性缺失。为此,除了在教学之余对这些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相关培训之外,还要对他们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应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保证学院整体教学质量一个重要手段。航空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成员有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学办、督导室和各教研室主任组成。主要职责有:一是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标准体系,如备课质量标准、作业质量标准、试卷质量标准、考试质量标准等。二是保证质量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教学检查系统主要包括“三查”和“四结合”。
1. 教学检查
教学检查主要是落实“三查四结合”。“三查”包括定期(开学前、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日常性教学检查和重点教学检查。“四结合”包括集中(教学副院长、教学办、督导室、教研室主任结合)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和随即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查与互查相结合,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标准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控。
2. 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教学教学管理层通过教学检查系统汇总收集教师教学相关信息;二是在各教学班选定教学信息员,通过教学信息表格形式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为人师表等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填写、汇总上报。通过这2方面的反馈信息,就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